活动主题:烦
活动时间:12月1日
活动地点:A5教学楼405室
活动组织:动力性成长小组负责人 李有凡 李欣鑫 张帅兵
参与对象:动力性成长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张燕平
活动目的:
通过相互分享与真诚回馈,重新认识自己;通过支持、理解和无条件接纳,获取改变的力量;有助于自我成长,缓解社交压力,改善亲子关系等。
活动过程:
1、英语学习。由成员带领大家学习“主语从句”。
2、习得性无助的介绍,勇于挑战自己的信心,自控力。
2、讨论话题。烦,不知道烦什么?从上周一突然出现强烈的想回家的念头,对自己喜欢的数学也不想学了(不是学不会),画画也不想做了,从上学年开始,父亲外出打工,母亲是村委会干部,在老家,自己回到新家就是一个人,在家主要以睡觉、玩手机为主,偶尔会有同学过来玩。
3、成员讨论。突然不想学习是因为困了不想听,听不懂后不想听还是因为确实是不想听?(不是困了、能听懂、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不想听)。和你在一起的三个好朋友学习情况怎么样?会和你一起学习吗?(不会)。是不是因为天气冷了不想起床,到教室内空调暖气又让你感觉有困意的原因?(我的情绪和天气无关,不是)。和整夜玩手机熬夜有关系吗?(不太清楚)。平时感觉难过时会怎么办?(憋着,哭);和同学会沟通交流吗?(会)。你表达的内容太少,我们感觉不到更多的信息和感觉等。
4、张老师提问与回答。(1)年龄(16岁)因素,需要父母的陪伴与监督。(2)班级同学的学习状况对自己状态的影响,自控力的提升。(3)妈妈周末时间过来陪伴自己的可能性,情感支持。(4)家庭亲子互动模式与教养方式?(5)自我防御机制——逃避-回家。(6)今天讲英语备课用了两天时间,再准备一次课。
活动意义:
通过本次学习,让各成员了解什么是潜意识,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心理咨询的方式和心理咨询的基本原理。
(文/张燕平 图/李欣鑫)
- 上一篇: 宿舍团体沙盘第三期——家
- 下一篇: 心理委员经验交流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