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人水深火热,有人幸灾乐祸
最近海外疫情愈发严重,有新闻称:
美国牛奶过剩,数十万加仑牛奶被倒进下水道……
翻看评论,我惊呆了。
我想起了之前国内养蜂人的困境,牛奶加工场无法开工,最倒霉的是那些辛辛苦苦的牧民。
在一些媒体评论区也不乏讽刺、嘲笑、泄愤的声音:
“让外国肺炎来得更猛烈吧!把傲慢的洋鬼子都消灭。”
“现成的作业都不会抄?活该你们控制不住疫情。”
“疫情之后,很多国家都会从一流变成二流,喜大普奔!”
貌似和中国对比,国外越惨、报道的事情越悲催,一些人就愈会觉得高人一等,控制不住地产生优越感.
其中只有部分人会保持清醒或者感到羞愧。
国外学者把这种优越感称之为“邪恶的快感”。
在中国,它有个更接地气的名字:幸灾乐祸。
02
“幸灾乐祸”会带来什么?
前两天刷微博,看到一个恶心极了的博主,不但给新冠病毒亲昵地取名“冠冠”,还为它加油鼓劲。
“美国海军又确诊一个,冠冠加油!”
几百人转发,上万人点赞。
他们都忙着幸灾乐祸,却浑然忘了:
曾经遭受新冠病毒的同胞,有多痛苦和顽强;
目前对抗新冠的外国百姓,就有多痛苦和顽强。
只有我们都活下来,人类才不算输。
全球连带的紧张形势下,不但外国人境况艰难,很多中国人家里快揭不开锅了。
不久前我的一名做外贸的朋友,由于国外疫情严重、公司负债累累被辞退,扛着房贷车贷却找不到工作,只能在家里刷新闻,呆得快要抑郁了。
还有几位朋友,由于国外供货商中断供货、暂停合作,虽然复工,但没有工作可做,他们盼着国外疫情能够好起来,好使自己能够继续养家糊口。
一如中国疫情严重时,国外旅游行业没有中国客人,遭受重创纷纷倒闭。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世界疫情严重了,中国怎能独善其身?
如果敌人处境不好,我们会感到快乐,但这有个前提:
我们认为敌人的悲惨境况和我们自己没关系。
人类的确有一种天性:将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
这是“本我”层面的快感,就像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对他人的不幸感到幸灾乐祸,是人类的本能。
“听闻死对头的书正廉价处理,我内心涌起欢愉。”诗人克莱夫用诗歌直白的描述了“幸灾乐祸”这种情感。
在公司里被女上司骂个狗血淋头,听闻她老公出轨便会感到欣喜;
和同事不对盘整天勾心斗角,得知对方被减薪就会觉得高兴。
但如果死对头的书滞销后,诗人的著作也跟着滞销呢?
如果女上司的老公出轨后,自己也发现老公和女同事暧昧?
如果同事辞职走人之后,自己也即将被裁员呢?
发现敌人的悲惨处境,和自己紧密相连,任何人都无法高兴得起来,反而会后悔:
当初怎么没早意识到,他都遭殃了,下一个很可能会轮到我呢?
再饥饿,我们也不会吞得下一头鲸鱼;再高兴,我们也不会为他人的悲剧大肆庆祝。
人有理智,有良知,有智慧,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
“幸灾乐祸”本身可以带来愉悦感,但稍有理智的人会意识到,这种感情是愚昧的,而且极可能为自己带来灾难。
如果放任自己的快感,为他人的不幸大肆庆祝,就会忘记“唇亡齿寒”的道理,导致自己也被不幸波及,或者失去良知变成冷血动物。
03
“幸灾乐祸”背后的心理学原因?
可为什么灾难面前,我们还是会控制不住幸灾乐祸呢?
一个重要原因是:幸福感是比较出来的。
相比人生赢家,和遭遇悲剧的人比较更能让我们感觉:
“我庆幸自己没有过得如此糟糕”
“看看他多惨,而我安全的呆在家里”
“我不是这世上最惨的人,这真是太棒了”
这些快乐都指向一点:你的不幸和我没关系。
沉浸在快乐中的人们,会下意识的避免把痛苦和自己联系到一起。
如果这样做,快感就会消失,幸灾乐祸就会变成自己给自己挖坑。
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值得嫉妒的人栽跟头,会让我们感到愉悦,尤其曾经饱受对方的竞争压力、感到自己不如对方。
意大利多名高官确诊后,国内某些媒体纷纷报道:
“国外全都是高官、有钱人确诊,真是现世报来的快!”
实际上对方的权利和财富再多,也和我们无关,但听闻国外都是高官和富翁确诊,我们脑海中的快乐器官会被激活。
“那些我望尘莫及、让我感到自卑的人物,现在竟然过得比我糟糕!这真是一个让人愉快的好消息啊!”
这些想法就像从黑影里无声无息冒出来的,悄悄滋养着我们幸灾乐祸的情绪,让我们暂时摆脱被打败、被比下去、被压迫的耻辱和自卑,享受暂时的欢愉。
还有一个原因,是重大灾难面前,我们需要一个载体,来投射不安全感和焦虑等负面情绪。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如果你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人,当你看到坏人被惩罚的新闻,就会感到开心。
这不是幸灾乐祸,但原理如出一辙:
· 我们对坏人感到焦虑,害怕同样的事情发生到自己身上,所以看到坏人被惩罚的消息,就会感到威胁减少。
· 我们对疫情感到焦虑,害怕自己会感染病毒,看到其他国家疫情严重,而中国的疫情即将结束,对比之下,就会感到自己非常有安全感。
幸福感、愉悦感、安全感,都是幸灾乐祸带来的情绪体验。
这些情绪并不理智,并且容易让人上瘾。
比如,有些人看着国外的数据飘了,浑然忘了自己买的股票正在疯狂下跌,外贸生意也濒临破产。
幸灾乐祸可以让人感到愉快,却会让人迷失现状,看不清全局,导致错过了亡羊补牢、解除危机最好的机会。
04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乔治奥威尔通过《动物农场》中“造风车”的故事,画下了一副“幸灾乐祸”的群像:
动物们开了一家农场,和人类一起生产粮食。
他们很勤劳,生产的粮食比人类多。
为了增产,他们建造了一个风车。
但一场大风过后,动物们辛苦建造的风车被吹垮。
嫉妒的人类知道这个消息后,纷纷欢欣鼓舞,幸灾乐祸。
他们编造谣言、散布谣言:
“建风车是一个美梦”
“是恶魔让动物的风车垮掉”
谣言迷惑了动物们,它们失去了信心,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建造风车。
于是动物们花了很长时间来打败所谓“摧毁风车的恶魔”,没有精力生产粮食。
人类并没有意识到,幸灾乐祸不仅让他们失去了合作伙伴,也共同承担了饥饿的后果。
我们之间的一些人是否如寓言中的“人类”一样呢?
一面幸灾乐祸国外疫情惨重,打击国外抗疫的士气;一面承受全球疫情严重的经济萧条后果,工资越来越少。
谁是赢家?没有赢家。
无论哪个国家被疫情打败,中国都是输家。
因为每个人类都是全球共同体的一员,我们享受着全球商贸的好处,也承担着疫情扩散的风险。
疫情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
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中国人依然有自己清醒的认知,真诚地为各国加油,身体力行的做出实际努力。
3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打来求助电话,诚恳寻求中国帮助,钟南山院士当天便连线美国专家团队,分享抗疫经验;
3月26日,中国向16个欧洲国家提供了紧急援助,许多企业加班加点生产防护物资,为全球抗疫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
中国留英学生吴芃,每天在社交媒体上更新英国疫情数据图,和英国人民一起抗疫
疫情面前,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喜怒哀乐只是情绪,理性思考才是当务之急。
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善意,落到实处,都能产生强大的蝴蝶效应。
愿在这场战役中,人类终能战胜疾病!
- 上一篇: 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建立及技巧
- 下一篇: 在疫情期间家长和孩子应怎么进行心理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