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8月21日,建筑工程学院的学子们怀着对历史文化的崇敬与求知若渴的心情,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暑期“三下乡”研学之旅。他们的目的地是承载着厚重历史底蕴的安阳博物馆,此次行程,不仅是一次对历史文化的深入了解,更是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灵感,将历史与建筑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宝贵机会。
安阳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5月,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其历史来源与安阳这座城市的深厚历史底蕴紧密相关。安阳古称殷、邺、相州、彰德等,是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这里曾是殷商时期的都城,是3300年前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安阳是我国最早成系统的文字——甲骨文的故乡,也是世界出土青铜器之冠——司母戊鼎的发掘地。安阳博物馆的藏品以安阳地区自然、历史、艺术类文物、标本等为主,现有馆藏文物8万余件(涵盖化石、甲骨、玉器、金属器、陶瓷器、货币、书画及近现代文物等类别),时间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迄现代,其中殷墟时期、北朝到隋唐、明清时期的文物最具特色,商代文物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藏品。
2008年,安阳博物馆由袁林搬入两馆综合大楼,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建筑外观为四方覆斗状,寓意天圆地方,现有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展厅面积5000平方米。如今,安阳博物馆通过举办各种展览,如《流过往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凤归大邑商-妇好墓出土文物故里展》《纸墨寿金石--安阳博物馆藏拓片展》等,向人们展示着安阳的历史文化魅力,同时也承担着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重要职能,为传承和弘扬当地优秀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殷商时期的青铜器到魏晋南北朝的石刻,从唐宋的陶瓷到明清的书画,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特定时代的记忆与故事。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引领下,聚精会神地聆听着这些文物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不时发出由衷的赞叹。参观过程中,志愿者们不仅对安阳的历史发展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馆内,丰富多样的展品犹如一本本生动的史书,静静诉说着安阳这座古老城市的沧桑变迁。
队员们纷纷表示,这次参观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知识储备。此次参观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的探索,更是对公益服务精神的一次升华。通过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暖阳公益服务队的队员们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立志在未来的公益服务中,将这份文化自信传递给更多的人。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kaiyun·(中国)官方网站建筑工程学院暖阳公益服务队将继续秉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公益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