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选用教材的科学性、先进性与规范性,2025年6月20日下午,教育学院于17-402会议室召开教材征订专项自查工作会议。院长助理郑利霞、教学秘书王展、各教研室主任出席本次会议,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细致的态度,对即将投入新学期使用的教材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审查。此次自查的核心目标明确而坚定:确保教材征订工作严格遵循学校各项刚性要求,切实服务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课堂教学筑牢坚实的内容基石。
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王展着重强调了教材作为知识载体与价值引领的关键作用,并系统重申了学校在教材选用方面的核心准则:在时效性上,严控教材出版年限,要求近三年出版或再版的教材占比不低于90%,坚决杜绝出版时间超过十年的教材进入课堂;在定价方面,设定70元为基准红线,超出此标准的教材,学院必须提交详细的情况说明并经过严格审批;在教材类型优先级上,国家级规划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工程”教材)要作为首选。
自查环节中,教师教育教研室主任李永强率先汇报,详细阐述了该教研室教材征订所遵循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课程,优先选择“马工程”教材,充分体现了师范教育鲜明的思想导向和专业引领。经核查,该教研室教材整体教材情况良好,除“马工程”教材外,其他教材均满足近三年出版、定价不超过70元等要求。随后,学前教育教研室主任孙雨进行汇报,除在《教育学原理》课程上,选用2018年版本的“马工程”教材,《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比较教育》课程上选用2021年出版的经典教材未达到近三年出版的要求外,其他教材均满足要求。两位主任的汇报条理清晰、数据详实,展现了教研室在教材选用上的审慎态度和专业水准。
在严格遵循学校统一规范的基础上,会议还着重关注了两校区教学资源协同的重要议题。针对本校区与原阳校区专业设置相近、课程同步开设的特点,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加强两校区间的教材信息共享与选用协调至关重要。因此,会议结束后,会及时与原阳校区对应教学单位建立沟通渠道,共享本次自查的详细教材目录与选用依据,就重叠课程的教材选用进行充分协商,力求最大限度保持两校区教材选用的一致性。
此次教材自查工作会议,既是一次对现行教材选用情况的严格“体检”,更是一次深化教材育人意识、规范教学管理的生动实践。未来,学院将持续完善教材选用、审核与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优质教材资源精准服务于每一间课堂、每一位学子,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教育人才奠定坚实可靠的知识基础与价值支撑。
(文/辛晓伟 图/王玉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