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由中国外文局所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世界”学术论坛在京召开。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涛,清华大学党委原常务副书记、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姜胜耀出席并作开幕致辞。中央马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中央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原副主任姚坚参会。
于涛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可以在世界范围凝聚共识,以“全人类共同价值”画出最大同心圆;可以在民众心中达成共情,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到各方理解支持;可以在国际变局中推动共赢,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破解共同问题。此次论坛对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学理性研究,深化对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规律性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姜胜耀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重大影响,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一系列课题亟须我们予以全面研究和深入阐述。如何解读和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和思想内涵,是我们研究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根本基础和逻辑思路;如何持续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与创新,解决治国理政中的现实问题,是我们研究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应当回应的实践之问。

李忠杰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吸收和继承了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加全面和科学的认识,更加坚定地执行去除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大力吸收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是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命题和要求,必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融合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这样的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母版”,而是这种文化的创新版、发展版、升华版。
姚坚以“双碳”战略的实施为视角探讨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包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双碳”战略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积极探索、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重要实践,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平台。
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和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日报社等机构的近30位嘉宾参会,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与思想精髓”“发展、治理与安全: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议题”“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视野下的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等议题开展深入研讨。
来源:视界中国(China Matters)